碳化铌是极其硬的耐火陶瓷材料,用于商业工具钻头如切削工具。碳化钛通常是通过烧结,时常用于烧结硬质合金的添加剂,抗腐蚀性高。铌硬质合金是奥氏体里溶解性极其低的产品,是所有难容金属中最低的,通常是生产微合金化钢的副产品。专业碳化钛价格 这就意味着微米大小的碳化铌沉积物在任何的处理温度下几乎都不溶于钢。微合金化钢基石,效益大,均匀的粒度确保了其韧性和强度。
粉末粒度及其分布的测定方法很多,一般用筛分析法(>44μm)、沉降分析法(0.5~100μm)、气体透过法、显微镜法等。超细粉末(<0.5μm)用电子显微镜和 X射线小角度散射法测定。碳化钛金属粉末习惯上分为粗粉、中等粉、细粉、微细粉和超细粉五个等级。通常按转变的作用原理分为机械法和物理化学法两类,既可从固、液、气态金属直接细化获得,又可从其不同状态下的金属化合物经还原、热解、电解而转变制取。难熔金属的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硅化物一般可直接用化合或还原-化合方法制取。碳化钛价格因制取方法不同,同一种粉末的形状、结构和粒度等特性常常差别很大。
金属陶瓷材料三种以上物相调控方法,建立起物相与使用性能的关系,针对各种成分材料形成了Ti(C,N)黑芯相、Ti(W、Mo、Me)C过渡相及Co(Ni)金属粘结相定量技术标准。碳化钛通过研究稳氮用化合物的添加,及预反应保护层的形成,稳定Ti(N、C)的化学成分,防止脱氮发生;解决了长期困扰金属陶瓷行业的加工制备过程中Ti(C,N)分解而伴随的脱氮现象造成产品质量控制十分困难的技术难题。 专业碳化钛将最优配比原材料进行粉碎并混合,制得粉末混合物后,作为硬质相原料的粉末颗粒是由Ti(C,N)粒芯及WC、Mo2C包覆层构成的,即由WC、Mo2C包覆Ti(C,N)所形成的颗粒,而现有Ti(C,N)基金属陶瓷的硬质相原料则为Ti(C,N)粉或TiC与TiN的混合粉。
碳化钽(TaC)是耐超高温陶瓷家族的一员。专业碳化钛具有高熔点(3880℃)、高硬度(20GPa)、高弹性模量(450GPa)、良好的导电导热性(25℃,42.1μΩ·cm-1,22W·m-1·K-1)、耐化学腐蚀、高温强度高、抗热冲击性好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碳化钛TaC的致密成型方式主要是粉末烧结,粉体的质量直接决定材料的性能。
相比于现有单纯采用机械混合的方法添加WC、Mo2C,实验组通过物理包覆的方式实现了在Ti(C,N)颗粒的表面覆盖一层WC、Mo2C,因此,在烧结过程中,Ti(C,N)与WC、Mo2C的界面形成较完整的(Ti,W,Mo)(C,N)环形化合物,(Ti,W,Mo)(C,N)在粘接相金属中溶解占位从而阻碍Ti(C,N)中的Ti、N、C原子的扩散,有效抑制Ti、N、C原子在粘接相中的溶解和析出。专业碳化钛降低了氮碳化钛在粘接相中的溶解度,减少氮碳化钛在粘接相中溶解析出再长大导致的N分解。碳化钛增强氮碳化钛的稳定性,使氮碳化钛晶粒细化,提高金属陶瓷的硬度和强韧性。
金属陶瓷刀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度、优良的高温和耐磨性能、良好的韧性、密度小、红硬性高、高温抗氧化性好等一系列优点。碳化钛满足汽车、摩托车制造业、模具加工业、轴承加工业、航空航天业、机床业、工程机械、石墨电极、3C电子行业配套等行业市场的需求,并能打破国外企业的市场垄断地位。专业碳化钛同时,以Ti(C,N)替代战略稀缺资源钴、钨类材料,也有利于国家的战略安全和资源储备。